有种新骗局出现:
骗子假冒同事还要求拨打指定号码
大家警惕!
8月25日,市民韦女士遇到了一种新的网络骗局:有人冒充她公司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,让她主动联系骗子,不过这个骗局已被她轻松识破。
韦女士是我市一家汽车制造公司的老员工。8月25日,她的企业微信收到一条好友验证消息,对方自称是她公司人事部门的同事,虽然通过个人微信来添加企业微信的情况不常见,但对方说出了韦女士的全名,韦女士还是通过了对方的好友请求。
成为企业微信好友后,对方询问她:“你最近有什么事情吗?怎么有电话打到公司来找你?说联系不上你。”韦女士先是予以否认,随后询问具体是什么事。对方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发来两个陌生的电话号码,称这两个号码一直拨打公司电话找韦女士,影响了人事部门的正常工作,要求韦女士自己打电话过去处理好,否则会将这一情况告知公司领导。
韦女士感到疑惑,又想到毕竟是公司的人事部门联系她,可能关乎到自己的切身利益。当韦女士问出对方叫小颖(化名),并让“小颖”去报警,“小颖”没有回应还坚持让韦女士打那两个电话号码,韦女士便不再理她,也没有拨打电话。
原来,对方说出名字叫“小颖”那时起,韦女士就明白了这是一起骗局。“我们公司虽然有小颖,她以前也在人事部门,不过早就换到其他部门去了,可能是几年前的通讯录泄露了。”韦女士说,正常情况下,如果同事有事联系,应该通过有公司标志的企业微信号联系,而不是通过个人微信来添加好友。韦女士与真正的小颖联系上,确认了小颖没有找过她,更不存在有人拨打公司电话找韦女士的事情。
27日下午,记者尝试拨打了“小颖”给的两个电话号码,均无法拨通,又通过电话号码搜索微信号,其中一个微信号显示“对方账号因涉及违规暂不能被添加好友”。
韦女士说,还好当时她没有拨打电话过去,否则不知会遇上怎样的骗局。公司曾有同事被网络诈骗,公司和公安部门宣传了不少反诈知识,她在网上也看到过冒充领导让财务转账的骗局,不过这种冒充企业人事让其联系骗子的骗局,是第一次听说,希望大家提高警惕。
追星收到“律师警告”!13岁女孩被骗走30多万......
近日,多地警方披露小学生追星被骗案件。
8月15日,浙江嘉兴海宁13岁的小李(化姓)收到一条私信:扫码进群,给喜欢的明星XX“打Call”!
小李进群后,群里突然出现了一位“张警官”,说有人泄露艺人隐私,群里所有人都得配合调查,否则将直接联系监护人缴纳罚款2万元。
小李立马给“张警官”发消息解释,对方让她加律师QQ,好好配合才能洗清嫌疑。
小李加上了“赵律师”时,已是第二天凌晨。对方打来视频电话,让小李拿妈妈手机,将支付宝所有余额转过去,并让小李买了一台8千多元的手机,寄到对方指定的地点,“赵律师”称这两笔钱之后将原路退回。
小李一一照做,天亮之后,妈妈看到手机转账记录,才知道女儿被骗了35万8千余元。
多位未成年人上了类似骗局的当
无独有偶,杭州萧山警方透露,他们也接到了学生小刘(化名)的报警求助。
小刘在刷视频时,偶然加到了明星的“私人QQ号码”。聊天中对方自称是该明星的“律师”,并表示小刘侵犯了明星的隐私,需要配合调查。
“律师”新建了一个群聊,小刘称,“群聊中有3人,除了我自己之外,还有一位是之前那位自称律师的骗子,另一位自称警方工作人员,我们在群里开启语音通话,他们一遍遍地说要调查我……还说甚至会影响到我的学业等等方面,威胁我转钱。”
在小刘偷拿妈妈手机转账6200余元后,该群聊解散,小刘也被删除拉黑。
另据绍兴警方通报,8月5日,诸暨市公安局浬浦派出所接到报案,一位14岁女孩被“某明星的律师”骗走了2万余元。
据警方介绍,暑期学生群体接触手机、电脑平板频率增多,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。仅在浙江海宁地区,7月以来,已有31名学生被骗,被骗金额达62万余元。
警方提醒:未成年人、家长都要注意
今年6月,《未成年人网络权益保护及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》显示,近八成成年人担心未成年人“网络沉迷”。
比较发现,在“个人隐私泄露”“网络欺凌”“盲目追星,粉丝应援”问题上,未成年人关注的比例超过成年人。
针对未成年人追星及网络诈骗问题,山东潍坊公安曾对青少年及家长发出提醒:
各位青少年请勿盲目追星,不要被披着明星外衣的骗子们所蒙骗,多看新闻提高反诈意识,不随意点击网站链接、扫码转账等,如被恐吓、威胁或发现被骗,请第一时间告知父母或报警处理。
家长们要将微信、支付宝或网上银行设置支付密码,建立安全屏障。多与孩子沟通,教会孩子正确、理性追星,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、消费观等,和孩子一起学习、科普反诈知识。
小伙伴们
一定要提高警惕
正确引导未成年人
别被骗子钻空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