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地开始倒查医药“回扣”,反腐“监控器”最该安在哪
医药腐败和其他领域的腐败,在根本上有相通之处:权力监督不到位的时候,腐败概率就高近日,医药领域的反腐风暴引起各方关注。据报道,风暴之下,多地医疗机构已经迅速开启自查自纠,多地卫健部门也公布了举报电话。有些地方的医院也采取了各种相应措施,比如有地方的医院在重点区域安装高清视频监控设备,监控录像保留90天,等等。
医药领域的反腐直接关涉民众健康和利益,民众当然乐见其取得积极成果。不过,对有些反腐措施,网上的评价并不乐观。就拿医院在重点区域安装监控设备来说,有网友就认为不过是徒表决心的形式主义。哪有多少腐败会堂而皇之跑到所谓“重点区域”去谈呢?见不得光的交易,当然都是发生在“隐秘的角落”。
要体现反腐的诚意,应该关注“重点区域”,但关注的方式不是安装个监控设备了事。腐败的“重点区域”在哪里?有媒体统计,今年全国已有超过150位医院院长、书记被查。不难想见,医药领域的权力在哪里,“重点区域”就应该在哪里。而从被曝光的腐败案例来看,对这些权力的监督还远远不够。
比如,今年5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曾曝光一起腐败窝案: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在讨论购买一台进口价1500万元的医疗器械直线加速器时,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都明确反对,可是医院原党委副书记、院长杨文俊执意购买并最终达成。最终医院以3520万元买入,杨文俊吃掉了1600万元的回扣。
这是一起明目张胆的腐败,在医院内部却能畅行无阻。如果监督机制是畅通的,那杨文俊怎么敢如此肆无忌惮?而当院长可以毫无节制地腐败,自然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效应,其他领导或医生要么一起加入腐败,要么就可能被边缘化。这也就是腐败窝案最终酿成的原因。
目前的反腐关注较多的是医药代表,这个群体的腐败形式确实也更加隐秘,比如通过“捐赠”、学术活动、举办或参加会议等,为非法输送利益提供平台。不要说医药领域的业内人士,就是圈外人恐怕也不难分辨这些所谓学术活动的真面目。调查一下活动的主办方、主要参加者、受益人,查证一下相关药企和参加活动者或所在医院有没有利益往来,应该都不难查清真伪。
半年就有超过150位医院院长、书记落马,也已证实只要下决心反腐,总是不难找到线索,进而发挥足够的震慑作用。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,一些看似隐蔽的腐败活动,不过是掩耳盗铃,只要动真格,就不怕查不出问题来。
反腐的关键,就是监控权力的运行。这些年为了反腐,在药品和医疗器械采购等领域,已经推出了不少信息公开的制度。如果在信息透明上落实到位,同时有畅通的举报和监督渠道,应该是能有效遏制腐败的。问题在于,很多监督被架空了。云南普洱市人民医院的杨文俊公然吃千万回扣,如果有人敢于举报,腐败还会如此明目张胆吗?
医药腐败和其他领域的腐败,在根本上有相通之处:权力监督不到位的时候,腐败概率就高。要给权力装上“监控”,让手握权力者知道越界就会受惩,而不是可以心怀侥幸。这是反腐取得成效的关键。
页:
[1]